全球短讯!包拯的后代在哪里当了皇上(包拯的后代)
2023-06-24 15:51:49    互联网

1、根据1973年出土的包拯、包拯妻董氏、长媳崔氏、次子绶等人的墓志,包拯前后的世系是这样的:  包士通——包令仪——包拯——长子包繶(早卒)、次子包绶——包文辅(繶生,早卒)、包永年(繶嗣子)、康年(未禄而卒)、耆年、彭年(未禄而卒)、景年(以上四人均绶生)——包完(永年生)  但是,据现在所存家谱资料,包氏后裔的记载却各不相同。


(相关资料图)

2、大致可分以下六个系统:  一,在发掘包拯墓志的过程中,程如峰等人在安徽舒城和桐城分别发现了两部保存完整的《包氏宗谱》。

3、舒城谱修于民国间,14本,始迁祖为包相,明代由合肥迁移到舒城山区包家洼;桐城谱修于光绪间,24本,始迁祖为包裕祯,元中期由合肥迁移到桐城。

4、上面提到的资料5,包先立、陈照运《包氏支谱记述》介绍的陕西西峡谱,即是桐城谱。

5、这一系统记载的世系是:  包世忠——包令仪——包拯——包繶——包绶——  显然是不大准确的。

6、原因是中途老谱被毁,续修时补上的,至于出现绶是繶子,可能是当时补修时,修谱人从年龄来判断的。

7、繶公生于1026年,绶公生于1058年,兄弟岁数相差32岁。

8、  二,浙江镇海衡河堰和甬东谱是包玉刚的支谱,始修于明崇祯年间,但它的记载最“靠谱”:  包业——包袭——包仕通——包令仪——包拯——长包繶(一名绪)、次子包绶——包永年(繶子)、景年、松年、寿年、耆年、彭年  1973年出土包拯墓志中不见的包业、包袭,谱中注解依据是包拯神道碑铭。

9、由于它的记载和墓志基本相同(仅“士”和“仕”、以及包拯孙辈名字不完全相同)且多出两公(松年、寿年),后来《包拯年谱》即采用了镇海谱的记载。

10、  据镇海衡河堰和甬东谱,包拯第十二世孙包世懋为甬东支始祖,世懋弟世忠为衡河堰支始祖,包玉刚属于衡河堰支派,从包拯算起的话,他是包拯的第29世嫡系孙。

11、  三,江西南城包坊村包氏。

12、从申包胥(春秋战国)、包咸(汉)、包恺(隋)、包融(唐),一直到宋代的包拯,这一谱把几乎包所有的名人都串起来了,但和墓志相比较则毫不相能,可能系攀附。

13、虽然该谱声称始修于南宋,但它关于包拯子嗣的记载也多和墓志对不上,更说明其可靠性比较低。

14、据说南城包坊村包氏后裔是包拯之兄的一系:包播——包经——包滨——,包滨出继给包繶为嗣子,这和墓志铭中是包永年的记载也矛盾,  合肥出土墓志铭载:包永年,繶嗣子,字延之,世为庐州合肥人,生于1070年,卒于1120年,公享年五十有一。

15、初娶朝请郎致仕、累赠朝议大夫李公庭玉之女,再娶宣教郎、知凤翔府县事成公抗之女,晚又娶吏部林公邵之女,林氏亦先公早卒。

16、子一人,曰完,尚幼。

17、女三人:长适同郡俊士赖持正,即故亳州县主簿扩之侄也。

18、次适无为军庐江县俊士文贯。

19、二婿皆以才行称于时。

20、余一女,尚幼。

21、崔氏于绍圣元年(1094年)七月戊申卒。

22、享年六十有二。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下一篇: 环球快播:建筑设计与建构
上一篇: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