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讯:上海:开展虚拟电厂建设 引导工商业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
2023-05-16 09:00:35    上海市人民政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回复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3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表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完善用电需求响应机制,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引导工业用电大户和工商业可中断用户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充分发挥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作用,深入推进黄浦建筑楼宇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并逐步在其他区域和行业推广应用,力争2025年需求侧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不低于5%。

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3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资料图片)

沪发改环资建〔2023〕13 号

梁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全社会节能提效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落地实施,节能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于上海来讲,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既是引领潮流,也是为将来的发展开拓更多的空间,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和现实价值。

一、强化节能管理,优化能源保障

本市一贯重视节能减排工作,2008年成立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开始常态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通过五年规划,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等形式持续推进工业通信业、建筑、交通等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背景下,本市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区联动、条块结合”的节能管理工作机制,合理分解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优化评价考核制度,层层细化落实各相关部门、各区和重点企业目标责任。

二是强化用能单位精细化节能管理,建成覆盖全市所有重点用能单位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推进建立本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能源审计管理制度,通过目标考核、能效对标、限额管理、绿色电价、信用监管等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督促用能单位提升节能管理水平、深挖节能潜力。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强化节能监察执法。

四是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完善用电需求响应机制,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引导工业用电大户和工商业可中断用户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充分发挥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作用,深入推进黄浦建筑楼宇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并逐步在其他区域和行业推广应用,力争2025年需求侧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不低于5%。

二、加大节能技术应用力度,推动能效水平提升

上海工业通信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用能占比90%以上,是本市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主攻方向,强化工作力度,需要调整结构和提升效率两者并举。结合所提建议和本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际,未来本市:

一是强化结构调整。通过优化制造业结构,推进低效土地资源退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严格管控高耗能建筑建设,规模化实施超低能耗建筑,实现城乡建筑绿色发展。通过推动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锅炉、制冷机、环保治理设施等为重点,通过更新改造等措施,全面提升系统能效水平。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落实国家节能环保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广先进高效的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

三是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建筑、交通、照明、通讯、供冷(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广先进低碳、零碳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能效提升。实施上海化学工业区、宝武集团上海基地等园区节能降碳工程,以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为重点,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实施钢铁、石化化工、电力、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已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

三、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发展绿色金融

市场化机制是本市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未来本市:

一是组织建设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交易机构,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拓展交易行业领域覆盖范围,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建立碳普惠机制。

二是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持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积极推广“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模式。积极参与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做好与碳排放权交易、电力交易及能耗双控制度的衔接与协调。

三是持续推进以现货为核心的电力市场改革,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做好计划与市场的衔接,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衔接,有效发挥电力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四是加快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深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提高高碳项目的融资门槛,建立绿色项目库,大力发展绿色债券,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有序推进绿色保险服务,助力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8日

关键词:

下一篇: 甘肃新能源占比超53% 由“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迈进 前沿热点
上一篇: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