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焦点!@贵州 春季城市烟火气报告请查收
2023-05-09 10:14:31    天眼新闻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游客与居民双向汇聚而成的消费人潮,让贵州扎扎实实“火”出了圈。

实际上,开春以来,贵州各地核心商圈、地标商圈持续聚拢人气,老字号和特色小店大放异彩,和文商旅多业融合、线上线下和内外融合比翼齐飞,文化种草、旅游引流、商业变现……一系列的联动反应,迅速拉升着这个内陆省的消费市场能级,蒸腾令人欣喜的烟火气。


(资料图片)

火出圈的贵州消费温度

4月25日傍晚的观山湖万象汇购物中心,持续涌动的人潮,为这座城市的消费能级,提供了直观的“温度计”。

作为华润万象生活首进贵阳项目,万象汇购物中心定位城市商业新地标,目前有近300个品牌进驻。

“前三月,我们结合三八妇女节等节日与商家联动开展各类促销,最大力度吸引客流,拉动消费。一季度客流量超170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接近30%。”贵阳万象汇市场部负责人张羚说。

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金源购物中心C座的GOOGO儿童乐园内同样人头攒动。客流和销售额的同步提升,让这片商业体感受到舒适的“暖意”。

世纪金源购物中心集零售、餐饮、休闲娱乐、文体娱乐于一体。近年来,以亲子业态为主的主题乐园不仅为购物中心带来了人气与客流,更催生出与多元业态相融合的循环消费模式。

“我们作为贵州最早的大型综合商业体之一,始终秉持高坪效、强配套的核心战略,不断深挖消费需求和潜力,力争实现客流、业绩双突破。”贵阳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企划总监张博谦说。

花开时节,大街小巷升腾人气,反映出市场预期的改善和消费信心的提振。

这股消费“暖流”新年伊始就拉开了帷幕。

1月,一场总交易额达1.45亿元的贵州新春年货节“点燃”了开年第一个消费爆点。“瀑乡安顺助商惠民”春季喜购、锦绣黔东南春暖花开消费季专项促销、“醉美遵义·助商惠民”专项消费活动……令人喜闻乐见的场景接踵而至。

数据显示,一季度贵州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和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同比增长2.1%,比上年全年回升6.6个百分点。

贵州的身段越发灵活、视野也越发宽阔。

各大景区纷纷推出新产品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有效带动旅游市场扩容增量。

4月18日,“迎五一”2023贵州“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系列赛(从江站)暨2023“跑乡村·助振兴”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健身休闲大会在从江县加榜梯田景区拉开帷幕。当日,加榜梯田景区也正式开园迎客。

贵州旅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加榜梯田景区投资运营主体方,企业坚持文旅融合,努力将景区打造为多元业态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并推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吸引不同受众。

从佛山前来参赛的周思琪第一次来到黔东南,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她去过国内多地比赛,其中,加榜梯田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地热情好客的民风、自然天成的美景值得推荐给更多朋友。”

数据准确地捕捉到了何谓“有朋自远方来”。一季度,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增长27.3%,提升17个百分点;铁路旅客周转量增长41.7%,提升9.1个百分点。

“五一”假期和夏季出游高峰季,进一步提升了经营业主的预期值,叠加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接触型、出行类服务消费也随之快速回暖。

“五一”小长假,各大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贵州假日旅游需求加速释放,其中,长线游占比近七成,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5倍。以旅游业为发展重点的服务业蓄势待发,吃、住、行、游、购、娱、健等行业市场从供需两端联动发力,实现回升向好。

贵阳作为省会,当仁不让成为引流先锋。采取“活动+商圈”模式,打造网红效应。银联数据显示,节日期间,贵阳市会展城、中华路、纪念塔三大核心商圈分别实现2.06亿、1.59亿、1.18亿元消费金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9.52%、11.91%、11.88%。

贵阳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全市消费人次1162.08万人次,同比增长10%;消费金额73.33亿元,同比增长6%。从重点企业监测情况看,25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8.4%,与2019年相比增长32%;25家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1%,与2019年相比增长20%。

通过节前在小红书、抖音等大力造势、种草,吸引大量外地旅客特别是年轻人打卡贵阳网红街区、网红餐饮、特色小吃,节日期间贵阳市民生路、蔡家街、正新街等地游人如织,但家香酥鸭、丁家脆哨、锅巴糍粑等特色小吃店日均客单量达到平时的3至4倍。

南明区青云市集举办梧桐树街手作节、抖音网红直播互动、祈福墙祈福、留声墙扫码留声、茅台冰淇淋宣推、小商人养成记等活动,“五一”期间总客流达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0%;总消费额超1000万元,同比增长35%。

物流园自有壮阔风景

观察家最善于从物流园测量市场活力。

每天中午12时左右,位于贵阳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顺丰速运丰泰产业园就会上演一天中最为壮观的一幕,100余台4.2米的厢式货车排着队从这里陆续驶出,这些车辆将开往贵州顺丰贵阳市所有的末端配送网点。

“当前中转场处理量在60万件左右。今年一季度处理量同期增幅达11.2%。”丰泰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一季度,贵州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3541.33万件,同比增长8.08%。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37.59万件,同比增长30.14%。

快递物流业务涉及收、转、运、派各个环节,需要协同人、车、货、场各种资源。在业务量持续递增的状况下,贵州快递企业依托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提前调配人力、运力等资源,从容应对业务运转。

4月26日凌晨4点,位于修文县扎佐镇的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区内车水马龙。交易区,工作人员忙着调货、出货、洽谈;理货区,发往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物流车辆陆续出发。

作为贵州省交易品类最齐全的国有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和重要的“菜篮子”民生保障工程,当前,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产品日均交易量超3500吨。

“今年一季度,物流园累计交易农副产品约32.3万吨,交易额约24亿元,其中本省农产品4.69万吨、外省农产品27.61万吨。”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乡村振兴办公室主管袁得见介绍道。

背后是近年来贵州抢抓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先机,聚焦打造数字消费新生活,积极推动电商消费新场景的持续用力。

4月17日,2023年贵州省电子商务助力黔货出山助推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活动在榕江县举行。省商务厅、各市州商务局、各县(市、区、特区)200余名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电子商务赋能乡村振兴的新举措、新思路。

转到位于铜仁市万山区的铜仁市梵农产销服务有限公司,开年以来该公司线上平台捷报频传。

“1月,我们参与的年货节直播活动销售额超40万元。后续,我们通过发放优惠券、直播间秒杀等促销活动拉动销售,一季度销售额接近2000万元。”铜仁梵农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田杰说。

当前,由这家公司负责运营的铜仁梵净直播孵化基地已逐渐形成“生产基地+企业+达人+直播+黔货云仓”的经营模式。

“我们在‘五一’假日期间举办系列直播活动,在铜仁市级云仓和一码贵州平台的支撑下,不断健全线上销售体系,推动形成电商发展新模式。”田杰说。

毕节市七星关区电商产业园也传来好消息。一季度,该产业园线上交易额超1000万元。

“当前,直播电商赋能已经成为开拓增长新空间的重要通道,为进一步助推‘黔货出山’,我们正在筹备建设直播基地众创空间,预计5月投入使用。”毕节市七星关区电商产业园负责人段柯仲说。

众创空间一方面可供园区企业免费使用,另一方面也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园区,通过扩直播时段,推主播矩阵,打造覆盖品类更多、直播矩阵更广的发展新模式。

再把视线投向全国,4月27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二期闭幕,贵州企业的表现不可谓不惊艳。展会期间,作为贵州深耕多年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新联进出口有限公司展位前的客商络绎不绝,企业带去的门窗装饰条、小型家电、正安吉他等产品深受客商青睐。

“在我们的建材展位已达成意向性成交额35万美元,家用电器展位达成意向性成交额20万美元。”贵州新联进出口有限公司外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展陈品能在会场的海量商品中脱颖而出,代表着客户对产品与企业服务的认可。

“亮相广交会,是在一个汇集全球商机的平台上比拼自己的积累与能力。会后,我们将与‘一带一路’市场的意向客户加强联系,为外商在我省找到合适的生产型供应商,同时深挖省内出口潜力,助力贵州中小微企业出山出海。”上述负责人说。

繁盛的同义词是经营主体快速增长

“老板,每个口味都给我装两个。”“好嘞,稍等一下。”

4月28日上午8时,在都匀市的矮子馅饼店,老板班霖刚到店,已有10余名顾客排起了队。“4月1日正式营业,产品纯手工制作,现烤现卖,口味口感大家都喜欢,每天都这么排队,还是有点没想到。”

班霖告诉记者,店铺能很快开业,得益于贵州政务服务网工作人员全程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不到一小时便顺利办结了馅饼店注册登记的各项手续。“不仅仅是针对个体工商户,在材料齐全的前提下,通过贵州政务服务网,办理开办企业相关手续用时同样不会超过一小时。”黔南州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刘正敏向记者介绍。

如此速度,与贵州经营主体的快速增长相呼应。一季度,全省新增经营主体18.64万户,同比增长25.04%。贵州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满满。

“我们今年1月落户贵阳市南明区,一季度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18%,今年力争突破1亿元。”贵州启扬六一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樊国祥直言,公司起初相中南明区的政策优势和发展前景,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坚定了加大投资的决心。

以经营主体的获得感为准绳,贵州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企业松绑减负。3月14日,《贵州省2023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印发,明确聚焦优化服务,提升“一网通办”改革实效,编制营商环境建设中长期规划,优化完善营商环境评估规则,提升办事创业便利度。

营商环境怎么样,经营主体最有发言权。眼下,位于毕节威宁的贵州壹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推动绿色供应链项目建设。该项目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企业一度面临较大资金压力。该公司负责人马林说,税收优惠政策为他们送来了“及时雨”,企业除享受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外,还享受到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我们全面落实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让税费红利直达经营主体,做到退税、减税、降费全都到位。一季度,威宁自治县税务局共办理退税减税降费1.88亿元。”威宁自治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松说。

一系列“放管服”举措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大规模减税降费让企业“真金白银”落袋。一季度,贵州新设立企业4.57万户,同比增长45.33%。

个体工商户是百姓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小店商铺里藏着事关百姓生计、生活的大账本,丰富了百姓生活的“烟火气”。

4月29日18时,记者来到都匀市的半岛自助烧烤,店主谭代兵刚开门,便有不少顾客前来“抢座”,“开业不到一个月,每晚差不多要翻台近百桌,生意不错。这要感谢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不只‘送上马’,还要‘扶一程’,积极指导我们做团购活动、抖音营销推广等。”

据刘正敏介绍,一季度,黔南州市场监管部门多举措扶持个体工商户,严格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减少经营主体运营成本,新设立个体工商户1.2万户;用好“马兰花计划”等政策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大力发展便民服务点、夜市经济、小店经济等,累计新设立批零住餐经营主体7030户;关注“直播热”“露营热”“夜经济”“托育热”等新业态大力培育经营主体,露营地服务、小吃服务等行业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4.02%。

而在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上门办、随时办、帮办代办等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办理个体工商户执照的难点痛点,真正实现登记注册服务“7×24小时”不打烊。一季度,双龙市场监管分局注册登记的经营主体共计3291户,同比增长20.56%。

“一个环节、一网通办、当场办结”,已是贵州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的服务准绳。一季度,贵州新设立个体工商户14万户,同比增长19.82%。

外商投下的“信任票”更为可贵。一季度,全省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54户,同比增长达234.78%。

4月4日,由外商投资的贵州品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贵阳综保区成立,经营货物进出口、食品进出口、国内货物运输代理等业务。“公司落户这里,是看中综保区着力打造‘国际陆港’,可便捷高效地实现报关报检、签发提单、集装箱提还箱周转等一系列原本在沿海港口才能完成的流程,大幅提升企业的贸易便利度。”该公司经理李伟表示。

“今年营收有望突破5000万元,明年力争破亿。”在李伟看来,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当前,贵州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扎实做好稳外贸各项政策落实,加大助企惠企力度,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现代化语境下,更坚实的基础建设,为贵州的烟火气提升,提供着更强的动力。在数字经济开放合作中,以“东数西算”为牵引,贵州正加快协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区域开展算力、数据等资源联动。

日前,由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和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的全国首个“算力资源专区”正式上线,专区将推动算力跨地域、跨业务、跨平台集中高效调度,实现在算网资源层面的统一管理、编排和调度。

此外,省内越来越多的“云服务”、工程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拓展高端市场;部分制造业企业从产品生产向制造服务转型后,打造出了新的增长点……“贵州服务”正积极拓圈融入海内外大市场。

仍然以贵州一季度经济数据来解读,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比上年全年加快1.6个百分点,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回升尤为突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登芳 桂榕 管云

编辑 郝梦

关键词:

下一篇: 微资讯!公司要求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范围为几倍?
上一篇: 最后一页